教学研究

最热文章

远东科研
您的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远东科研
远东教研动态(2015年第七期)

发布时间:2017-10-11 00:00 点击量:0

 

老师们:
你们好!
请将2014年12月——2015年11月间发表、获奖论文的情况,上报到科研室王永老师处。如果有获奖的论文,请上交论文和获奖证书复印件(2份);如果是发表的论文,请上交刊物封面、目录和论文正文复印件(2份)。截止时间:2015年11月30日。
老师们写作的论文(电子稿),随时都可以交到科研室王永老师处,可以是论文,也可以是案例、教育叙事或课堂实录。
王永老师的邮箱是:wangyong2228@126.com。
 
“切片”为三,浑然一体
卢香玲
上学期6月3日,嘉定区中学课堂转型展示研讨活动在我校召开,我校组织了“推进逆向教学 提升课堂品质”的教研活动。我们中学语文组开设了一节逆向教学展示课。
在陈校长的指导下,在李书记、周校长、谢主任的关怀下,我们尝试以切片教学的方式开设这节课,从而推进语文的逆向教学。决定由兰肖敬老师、颜敬佩老师和我,三人共同完成语文组的这一节区级逆向教学展示课。这要求我们三个人在一堂课的教学中,既要相对独立,又要浑然一体。
我们要圆满完成这项任务,首先要解决的是选题问题。三个人,三种想法,三种感觉。我们先后选三个教学内容并完成了备课,但都因为内容不能激发学生的童真、童趣而被否掉了……,我们三人第四次坐到一起研究教材和教参,从童真、童趣出发,挖掘教材内容……,最终我们商量,决定上课内容为七年级第二学期第八单元的《了不起的粉刷工》。这个选题的过程看起来容易,其实我们选课,备课,被否定;又选课,备课又被否定……历经三个多礼拜,感觉压力不小。
教学课题选定,下一步就是明确目标,分工备课了。我们根据我们语文组已经摸索并初步定稿的逆向教学设计方案,分好三位老师各自要承担的教学部分,并以李书记提出的展现学生的童真、童趣为目标,开始备课了。
因为一堂课每位教师只分担了十到十五分钟,所以,我们三位教师的备课,相对来说是比较轻松的。但是当我们把各自备好的部分组合到一起时,问题又产生了,比如,部分与部分之间的衔接比较生硬,缺少过渡语,前后内容联系不够紧密等等。所以,到了拼接时又进行了多次修改。
就拿我承担的写作部分来说吧,课堂写作既要紧扣目标,又要不能脱离当堂所学,还要切合实际,让学生有感而发。所以,写作部分,虽然只占课堂的十分钟时间,却先后修改了五次:
1.用“本”的语言复述汤姆的“了不起”。
2.你喜欢汤姆吗?为什么?
3.填空(填人物换到玻璃球的动作描写)。
4.描写一个“了不起”的人。
5.你有没有遇到过“汤姆”这样的朋友?描写一下。
6.你有没有在汤姆身上看到你的影子?你有没有过像汤姆一样利用你的机智、表演天赋,让别人心甘情愿地帮你做事的经历呢?
前三个问题和教学内容的的第二部分联系不够紧密,第4个和第5个问题太笼统,学生写作容易有比较空的倾向,这就不能更好地发挥写作的价值。恰好,李书记的意见给了我灵感,把场景给你设置好,从学生的天性来写,这样既承接了前面教学内容的重点,又符合学生的心理,学生们就有话可说了,就有内容可写了。
课后,我们这节课受到了专家和教研员的好评。他们认为这节课,引进快速阅读的方法,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把握,省时高效。细读文本部分,寻准文题之眼“了不起”,并以此为教学切入口,逐层深入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写作部分关注文本,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完成了从走进文本到走出文本的质的飞跃。此环节的设置使语文教学“读写结合”。每堂课的写作与交流会让学生的写作成为一种习惯,既打开了写作思维,又积累了写作方法,完成了语文学习目标,逆向教学的意义体现充分。“三分钟总结”,关注学生的学习经历,让善于总结成为一种学习习惯。既培养了学生课堂总结归纳的能力,也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同时又有助于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并在学生总结中教师也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优劣成败,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
当然,肯定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专家和教研员在大会上是以鼓励为主,所以,他们没有直接指出来。
就我自己而言,通过这节课,让我对逆向教学有了更深的体会。备课前,先确定目标,根据目标制定当堂检测题,围绕确定好的目标和检测题备课,展开教学。这样的课堂,目标更明确,学生学起来更轻松了。而且,一课一练笔的方式,既是对文本内容的回归,又是对文本内容的升华,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力和写作能力。
在这一节好课的背后,有陈校长高屋建瓴的巧妙设计,有李书记的亲自指导,有周校长、谢主任的全力支持,也离不开我们背后的智囊团——语文组全体老师。所以说,这节课的成功,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和兰肖敬、颜敬佩三位老师向大家表示由衷的感谢!
逆向教学这条路,要走好、走实,还很远,我们只是刚刚走进门口。相信在各位领导的带领下,在我们语文组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语文学科的逆向教学会越做越好。
团队合作,助我成长
赵淼
当周校长、谢主任告诉我要上一节区级公开课时,我既激动又紧张,激动的是这是我走上三尺讲台以来的首次区级公开课。但更多的还是紧张,我能上好这节课吗?要上什么内容?会不会辜负领导给予的厚望?为了消除我的紧张感,课前,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现在回想起整堂课,感想颇多,学生积极主动探究的学习情景,一幕幕闪现在眼前。回想这些,心中便不禁激起一股股暖流,令我兴奋不已。兴奋源于“逆向教学”的实现,本课教学以学生为本,结合学生的自主学习,尊重学生的个性思维,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逆向教学”落实到课堂。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整体设计过程是这样的:
小组活动一,先请学生利用一张长方形的纸片折出一个正方形,并指出翻折图形中具有的性质,由这个小活动引导出今天的课程内容——折纸中的数学问题。
小组活动二,用长方形纸片折出一个菱形。
学生们开动脑筋,想出了很多好方法。同时我利用几何画板做出动画展示,通过折、画、找、证,不但复习了旧知识,让学生挖掘折叠图形中存在的几何性质,而且能够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思维,为后面的计算及解题做好铺垫。之后,在这个图形的基础上一题多问、一题多变,设置练习题目。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体会折叠图形中求线段长度的方法,同时根据勾股定理列出方程,掌握图形与代数知识间的联系,让学生能在数形结合的题目中拓展解题思路,提升解题能力。
我设置的当堂检测题目有两道题:一是利用之前的正方形纸片折出一个等边三角形;一是给出折叠后的图形,利用折叠的性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题。然而因为时间的关系,课堂上我们只做了一道检测题。因此,我临时改变了三分钟总结中请课代表总结的预设,请各组组长讲出本组有几名学生折出来等边三角形,并讲讲本节课掌握最好的一个知识点,完成了课堂总结。
整个过程注重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的培养,同时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
应该说这节课的内容学生很感兴趣,配合度和参与率都很高,学生思维活跃,参与课堂活动积极主动。区教研员给出了“有效、有趣、有数学味”的评价,这是对我的鼓励。
通过这节课,我有很多收获。
第一,“逆向教学”要发挥学生和教师两个积极性
在“逆向教学”的课堂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学生发展的需要。在课堂上,学生根据教师的教学要求自主进行探索、体验折纸,自主进行总结翻折的性质,尽自己所能去解决出现的问题。同时,当堂检测、小组比拼的形式,激发了旺盛的求知欲望和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也激起了学生的成就感。
在“逆向教学”的课堂中要体现教师的组织性。“逆向教学”把学生真正推到了学习的前台,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和成长过程中的个性化需要,也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实践中,变陈述性的课堂教学为体验式、展演式的课堂教学。在课前教师要充分备好课,策划好适合学生的“前任务”;在课堂中教师要时时观察学生在运用新知识中的表现,记录他们所遇到的困难,合理调整任务难度与开展形式;在课后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评价每位学生,探究学生可挖掘的潜力。
第二,学习了几何画板的使用
为了更好的体现教学情景,我多次尝试,将折后的纸片粘在黑板,同时配合PPT的展示,可是略显单薄,无法体现动态效果。这时区教研员孙其斌老师提出让我利用几何画板,可对于我来说,确实是不会做,孙老师不厌其烦的教会我几何画板的绘图方法。果然,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展示的翻折变换的长方形纸片的动态效果,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学生带着问题、兴趣、期待来上课,效果出人意料地好。从这次尝试中,我深深地感到几何画板给教学带来的便捷,其独特优势是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模型所不能替代的,而且有良好的教学效果,也激励我进一步不断地学习和研究。
第三,团队合作,是推动我教学水平和能力提高的重要力量
经过和老师们合作,学习,共同研讨,特别是数学教研组老师们的帮助,才使我能够上好这节课,这也使我明白团队合作是我教学水平和能力提高的重要力量。
从最初的课题到最终确定的课题就改过三次,第一次是梯形的新授课,由于学生还未学到这部分知识点,只能简单的进行知识点的罗列,无法进行拓展延伸,只上出来普通的家常课的效果。于是,第二次换概率的新授课,加入了更多小组活动和讨论,课堂氛围变得热烈起来,但容量却显不足。在第三次的研讨中,周校长、谢主任和各位老师的知识、经验、思想方法进行交流和相互的碰撞,从而使我在这种交流和碰撞中激发了灵感,确定了最终的课题——折纸中的数学。
经过数次的磨课和研讨,我从同事身上学到了很多,教学实践离不开交流和学习。也让我反思了自己在课堂中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比如课堂上教师是否把自己的作用定位在“点拨”上,变知识的“传授者”为学习的“组织者”,是否及时恰当的给予学生肯定赞扬,是否在一定程度上把课堂时间留给学生,给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机会……这些问题都是以前我没有足够重视的。这是依靠我自己的力量,完全达不到的高度。
当然,兴奋之余,静心思考,细细琢磨,本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语言不够精炼,二是学生板演占用的时间较多,出现拖堂现象。由于经验不足,最后发现时间不够用时有一些慌乱,有一些紧张,结尾略显仓促。
准备、磨课、研讨、上课,一次次地颠覆,一次次地重整,一次次地反思,一次次地修改,就像蚕的一次次蜕变,最终吐丝结茧化蛹成蝶,脱胎换骨。使我受益匪浅,非常感谢各位领导和老师的帮助!
今后,我将继续向老师们学习,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为做好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刻苦努力,尽快的提高自己,更好地履行自己的教育教学职责。
一次充满收获的锻炼
宫静静
在经过一段时期的筹备和准备工作后,让我们等待了很久的区级逆向教学展示课终于在2015年6月3日如期举行了。这一次的展示课,我有幸代表外语组展示了一节英文课,受益匪浅。尤其是在准备阶段,真是学到了很多,也感悟了很多。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对于我上的这节课进行一番思考。
一、对于逆向教学有了深入的认识
其实,从我第一次进入远东学校从事教学以来,我就一直在听各位领导和老师在说我们学校的特点之一便是逆向教学,说实话,一开始我是一头雾水。慢慢的在教学过程中也逐渐悟出了一部分,那便是先确定教学目标,然后再根据目标的达成度来制定课堂检测,最后再确定教学方法。这三步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着实不易。这就要求老师在备课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制定出适合学生学情,并且又能达成的目标。
在准备这节逆向教学课的时候,在外语组各位老师的帮助下,我的教案是改了又改,改到最后,几乎看不到一开始备课的痕迹了,但是教案却比之前有了飞跃性的提高。首先,目标很明确,就是想通过这一堂课的教学,让学生掌握这篇文章的核心词汇及表达方法,以说促写,最终实现学生张口就能自由表达,提笔就能够对一场足球赛进行报道的能力。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检测题的设置上也是下了很大的功夫,怎样才能做到让学生感兴趣,同时又能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呢?我们想到了以一场竞赛的形式,让学生由浅入深的接触今天将要学到的内容,慢慢过渡到文本的教学。竞赛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学生对于每个目标的达成的检测,内容丰富,很具有挑战性。
二、提高了个人的综合素质
这一次的备课,前后花了将近半个多月的时间,其中教案和课件也是经过了无数次的修改,但每一次的修改,对我而言都是一次学习的过程,这是集全体外语组老师的智慧完成的一次课,每一个环节的设计上都体现出了每个老师的思考。在整个的筹备过程中,我乐在其中。这一段难忘的备课经历,将会对我以后的教学,起到非常大的帮助。每一个环节我都亲自参与了,让我更加明白备课备的不单单是课本身,更主要的是备学生,备学生的反馈。有了这一次的经历,我相信我会在逆向教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稳。
三、教学要注重以学生为核心
虽然这节课已经上完了,但是这节课对我的影响却是远远都没有结束。听到大家都说这节逆向教学课上得很好,我觉得很惭愧。我觉得自己需要提高和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尤其是通过这节课,对我的帮助非常大。一节好的课,应该是以学生为核心,只有学生广泛参与了,并且达到了目标,才是最成功的。这节课最成功的地方那便是学生,学生在课堂上发挥了主导地位,他们俨然成为了这堂课的主人,看着学生们自如的讨论,自由地发表他们的感想,我觉得我的目标已经达到了。
这节课,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结合了学生学的特点,每一个环节的设计都是有梯度的,由浅入深,环环相扣,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掌握了要点,并且能够灵活运用,我觉得这是最成功的地方。
以上三方面,是我通过这次逆向教学展示课,自己能感受到的收获。在教学的道路上,我只是刚刚迈开了逆向教学的第一步,迎接我的还有更多更大的挑战,我愿意随时以一颗积极向上、钻研的心态,去迎接以后的每一次挑战。不断地超过自我,完善自我,让自己变得更加成熟稳重,做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地址:上海嘉定区胜竹路1630号 邮编:201808
电话:021-69900168
传真:021-69900121
学校域名:fareastschool.jdjy.sh.cn
邮箱:fareastschool@sohu.com
制作与维护:上海远东学校